台灣的各大學的專利何去何從

大學校園獨有自由研究風氣、充沛的研究人力與完善研發設施,造就人類許多知識良好成長的環境,自然成為無形資產的起源地。然而,就早期而言,學術界的研發成果展現,一般來說多半以論文或著作發表為多,大學教授的升等管道主要以研究論文發表為主,對於研究成果申請專利並進行技轉的意願並不高。實務上,教授們多半「寧願撰寫學術論文追求學術地位,而較忽視申請專利」的傾向。

就中期而言,基於世界性的趨勢,以及台灣的代工是主要產業型態,智慧財產的衝擊,令產業界意識到保護智慧財產的重要性,這股觀念更蔓延到學界。政府於是制訂各種法規並配合獎勵制度,校園內的研究成果漸漸地以兩種方式呈現,一為學術論文的發表,一為經由智慧財產制度的保護。

至於近期,經由智慧財產制度保護的專利量大爆發,且這些專利又約分為兩種,即學術型大學產出的理論型專利,與技職型大學產出的應用型專利。

以博拓國際智權集團經營多年的專利交易項目,在協助大學產出的專利進行專利運營時,發現一個問題。即,將一件應用型的專利實際與廠商聯繫,目的是希望媒合學界與產業界的技術。但是,產業界卻無法應用該專利,概因法令規定該技術不可如該專利般的設計。也就是與法規不合而無法媒合。這也許只是冰山一角,但對於從校園衍生出來的技術其實用性的考量,是要從觀念、政策的方向去改進。如此才能真正落實專利的真正意義。

近年來,台灣企業「代工困境」毛利不佳,同時面臨「紅色供應鏈」崛起,降低了台灣製造業的議價能力。台灣企業如何借重大學的研發力量,進行創新、轉型及升級,絕對是迫在眉睫之事。過去10多年來,台灣在美國專利申請「蓬勃發展」已躍居全球第五名,已逐漸從美國先進的專利法學習中成長,並逐漸與專利先驅國家靠攏。從大學科研成果轉化而言,如何將無形科研專利技術為企業創造實質收益價值,同時也為大學研究累積未來研究基金。

專利成為保護企業研發產品,也同時成為攻擊對手的武器。近年來國際專利戰打得火熱,台灣企業手中缺乏專利武器經常成為被訴的標的,如何結合大學研發的專利技術,妥善利用專利來保護自己的權利,和從中獲得更多、更大的利益,成為現在產學合作重要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