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护航新法宝-专利保险

fig-7-ip

所谓专利保险,就是把保险业务导入到知识产权保护后推出的新商业险种,常见模式为投保人以授权专利为标的向保险公司投保,在保险期间,一旦投保人遭遇侵权行为,保险公司就会按照合约约定向投保人在专利维权过程中支出的调查费用、律师费用进行赔偿。

2009年8月,专利保险的构想首次在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召开的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推进大会上被重点提及。据悉,此举为中国首创。

2010年初,“专利侵权保险”第一张保单的诞生标志着中国专利保险的构想正式落实。

2014年1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向玉玄宫科技有限公司支付人民币82173元专利保险赔款,成为禅城区作为国家专利保险试点后首宗专利保险理赔兑付。截至2015年底,在禅城区共有10家企业及个人获得了保险公司合共人民币90.86万元赔付。

2016年8月,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准南京市、深圳市、成都市、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等9个城市成为“全国专利保险工作示范区”,示范期从2016年8月起,为期三年。

其中南京市的专利保险优惠政策依类型可由政府全额补贴到保费的三成都有。佛山市禅城区专利保险补贴资金依类型可由政府全额补贴到保费五成都有。据统计,目前中国已经投保的专利,以属于政府全额补贴的居多,其余专利投保的例子甚少。可见目前中国企业维权意识还是较弱,不愿意掏钱为专利保险买单。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人员提出,中国专利保险虽然发展迅速,但作为新生事物, 还处于起步萌芽阶段,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为进一步推进专利保险工作,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政府应继续发挥引导作用,制定并落实促进专利保险工作的政策措施,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二)保险公司应提升服务水平
(三)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重要作用,完善专利保险服务体系
(四)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专利保险的社会认知度
(五)建立专利保险风险控制体系

其实专利运营是专利生命全周期的运营,专利生命周期每一个环节其实都与运营密切相关。比如,专利布局、专利挖掘等。目前,中国的专利价值不断提升,未来专利运营应走向盘活知识产权资产、推动专利运营与产业接轨,以及让专利保险为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 : 专案处 王又加